焦点热门:城市建筑工人李振堂:建筑用工断层越来越严重,最大心愿是为家而拼搏丨新春走基层
今年40岁的李振堂来自河北沧州。
记者/高拯坤 刘洋 拍摄/刘洋
(资料图片)
今年40岁的李振堂来自河北沧州。17年前,为了讨生活李振堂一脚踏进了建筑行业大门,从此背井离乡跟着项目全国跑。从基层做起的李振堂,现如今已成长为建筑行业的骨干力量。如今,他是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南区学部楼一期、公共教学楼一期及西区食堂项目的水电负责人,手下有着一二十名工人。该项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大项目,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。
2023年1月初,春节前夕,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承建单位中铁建工集团的协助下,在工地上找到了李振堂。
初次见面,一身工装的李振堂显得很利索,肤色偏黑的他给人一种邻家大哥的亲切感。他感慨这些年建筑行业的巨变,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,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。建筑工地,再也不是人们以往认知中的那番模样。
17年时间,从青年到中年,李振堂盖了很多房子,让无数人搬进了新家。但在他心里,为了养家糊口,自己得到很多,也失去很多。
无数个难眠的夜晚,他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家。春节临近,他想回家看一看,看一看许久未见的爸妈,还有日思夜想的爱人与3个孩子。
李振堂说,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,能到自己正在建设的这个校园里学习,这是他的梦想。
“为了养家,在工地干了17年”
17年时间,李振堂去过很多地方,长了见识学了本领,成为了团队里的骨干。(受访者供图)
李振堂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建筑工人。
从业17年,离开沧州农村老家,跟着项目全国各地到处跑的李振堂去过天津、杭州、长沙、重庆、张家口等地方,垒起的砖、顺过的线、建过的房,多得数不过来也记不清。
“刚入行时20岁出头,就觉得人要生存就得选一门技术,掌握一门手艺。入行后,一步步从基础做起,每天过得很充实。”
轰鸣的机器声中,李振堂陷入回忆。他说,17年前刚入行时,工地上缺少电动工具和自动化设备,大部分工作需要手工完成,那时候建筑工人很辛苦、很累。
过去施工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,工人得看图纸。一个非常简单的施工图纸却厚厚一摞,一张图得找半天。现在方便了,手机一开图纸就出来了,特别是BIM(建筑信息模型)的应用,三维立体的建筑形态直观地展示在建筑工人眼前,一目了然。
过去在工地上,工人住的是帐篷,吃不好睡不好,下雨阴天屋里又潮又湿。现在工地上的生活条件极大改善,24小时有热水,室内有空调,吃的有食堂。工地环境和卫生也有相应的规范。
“真是天差地别的变化。住得好,吃得好,干活才有力气,是不是?”李振堂表示。
从普通的力工到如今负责水电的技术工,17年时间李振堂拼尽全力走了一条向上的路。他说,自己刚开始纯粹是为了挣钱养家,为了挣口饭吃。但是人总得进步,总得向前看,接触的事物越多,见识的越广,就越想奔前走。
“比如看见某个新技术,我心里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个技术学到手,然后再想一想这个技术能不能改进?能不能创新?”李振堂表示,很遗憾没有上过大学,文凭也不高,只能这样一步步地去掌握更高级一点的技术;从事建筑行业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,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行业才会越走越远,中国建筑发展才会越来越好。
在李振堂的心里有个愿望,等项目完工后能带着家人和孩子来北京转一转,到项目上来看一看。“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在这里上学,如果我能够用手指着那些教室告诉孩子我在这工作了多久,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。”
“没有养老金,干不动了咋办?”
水电安装不是一个轻松的活,既要赶工期,又要保质量,考验脑力也考验体力。(受访者供图)
没有读过太多书的李振堂不会说那些高大上的话,也不懂那些太大的道理。他只知道,既然认准了建筑行业就得踏踏实实做。
“看着那些高楼大厦、医院、学校一层一层建起来,成型那一刻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有价值。”李振堂告诉记者。
这些年,李振堂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张家口参加冬奥会场馆建设的经历。“当看到我们国家运动员取得奖牌站上领奖台时,说实话我心里很激动,也很高兴,因为我们为冬奥会的建设也付出过自己的劳动。”
心情平复后,作为第二代建筑工人的李振堂也对记者说起了心里话。
“老一辈建筑工人现在基本都60岁了,到了退休年纪;20岁左右的建筑工人非常少,上过大学的则少之又少,从用工的角度看建筑工人断层非常严重。”李振堂说。
李振堂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,一是外界对建筑行业认识还停留在很多年前,认为建筑工地都是“农民工”,工作又苦又累又脏,环境还不好;二是福利待遇问题。
李振堂说,这几年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,工地上出大力气的活已经没有了。但在福利待遇方面确实存在问题,在建筑行业普通农民工除了工资收入再没有其他保障,特别是没有养老保险,等我们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?“很多老一辈的建筑工人干的都是力气活,年纪大了一身的伤病,他们的生活现在很不好。”
李振堂认为,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有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,不仅仅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职业型建筑人才,普通的力工同样紧缺,只有不断提升建筑工人的福利待遇和保障,这些问题才能得以解决。
“出门在外,最想家”
为了更好的生活,我们都是追梦人,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。图为李振堂和家人。(受访者供图)
在外打拼17年,李振堂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留在了建筑工地。面对记者李振堂说到:“这些年最愧对的就是家人,很少陪伴他们,但出门在外最挂念的就是家里面。”
在老家沧州,李振堂的父母如今已经70多岁了,患有慢性病,需要常年用药;爱人在县城电信营业厅上班;家里3个孩子,大女儿上高中,二女儿和小儿子正在读初中。10年前,一家人在县城买了房子,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县城里面。
“我家是上有老下有小,只能是咬着牙坚持,把家里的生活水平维持在县城平均的状态。”
李振堂说,生活就是这样,没有一帆风顺,都是柴米油盐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如果生活有得选择,没有谁愿意背井离乡、抛家舍业的跑到只有机器轰鸣声的建筑工地上。
采访临近结束,李振堂说自己小时候喜欢武术,学了很多年。现在没事的时候也会练一练。“这么多年对老人、孩子还有爱人陪伴太少了,都盼着我回家过年。新的一年,希望项目顺利完工,希望家里老人身体健康,孩子学习有进步。老婆你辛苦了。”